大寒三候分别是指什么现象
优质
栏目:百科知识 发布时间:2023-11-16 09:45:01
大寒节气物候
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,通常在每年公历的1月20日至21日之间。在这个时期,北方地区的气温通常不会低于小寒节气,但对于南方大部分地区来说,大寒往往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。因此,大寒也是人们迎接新一年的重要时刻。
据《逸周书·时训解》中记载:“大寒之日,鸡始乳。又五日,鸷鸟厉疾。又五日,水泽腹坚。”这段文字描述了大寒时节的三个特征,分别是鸡始乳、征鸟厉疾和水泽腹坚,它们反映了自然界在冬季的变化和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。
一候鸡始乳
大寒时节,阳气的进一步生发,家禽感受到阳气的壮大,于是开始孕育鸡蛋,准备哺育鸡仔。这个时候,母鸡开始下蛋,可以孵小鸡。这是因为大寒时节阳气逐渐增强,为家禽提供了足够的能量和温暖,使得它们能够顺利孵化出小鸡。
二候征鸟厉疾
征鸟指的是杀伐之鸟,如鹰和隼等大型鸟类。在大寒时节,这些鸟类变得更加凶猛,经常在空中疾驰飞翔,寻找食物以补充能量,用来抵御寒冷。此时,鹰隼的捕食状态极为强盛。这是因为大寒时节气温骤降,食物变得稀缺,为了生存和繁衍后代,征鸟们必须更加努力地寻找食物。
三候水泽腹坚
腹指的是水泽的内部。在大寒时节,阳气还没有达到抵御阴气的程度,春风也没有到来,湖水结冰,由上而下,由外及里,所以叫作“腹坚”。此时,湖泊和河流的表面结上了坚硬的冰层,而湖底的水仍然保持着一定的温度。这是因为大寒时节气温低,水面上的水分迅速冻结成冰,而湖底的水由于受到地热的影响,仍然保持着一定的温度。
© 墨芳 版权所有,请勿转载!